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幼升小”也焦虑 深圳教育专家开良方

    下午,福田区一所小学放学,两名孩子打着伞回家。

    南都记者 赵炎雄 摄

    4月15日,龙岗街道教育办公室联合龙岗区建文外国语学校举办了“幼小衔接教育论坛”,一名家长向专家请教幼小衔接的困扰。

    通讯员邱艳梅 供图

    眼下深圳各区陆续启动小一报名,而“幼小衔接”是孩子成长阶段中一个最重要的节点。孩子拼音、识字和算术,一样都不会,怎么办?熊孩子调皮捣蛋,一分钟也坐不住,到了小学会不会不适应?家长该做什么准备?如何帮助孩子适应这些转变,更快融入小学的生活,听听专家怎么说。

    家长的焦虑

    娃快上小学 大字不识几个

    “我儿大字不识几个,拼音也不会,担心孩子入学后什么都不知道,差距会不会被拉大?会不会被老师嫌弃?会不会导致自信心受挫?”“我家小孩拼音也不会”“我家那个调皮蛋,一打开书本,一分钟都坐不住”……这样的对话传达的焦虑,在深圳不少幼儿园家长群里都能感受,但凡“幼升小”话题一抛出,往往都能引起众多家长的共鸣。

    对此,深圳龙岗一位家长梁女士深有体会。她说,大儿子上幼儿园时因为工作忙,不怎么管他,上小学后发现孩子比同龄人做事情慢,现在上小学四年级了,作业拖拖拉拉,永远做不完,“我们大人都着急死了,他自己心态倒是很佛系”。梁女士觉得,不是小孩不聪明,而是大人没有利用好幼儿园时期为其打好基础,导致一上小学就和同龄人拉开距离,“下半年小女儿就上小学了,很担心她重蹈哥哥的覆辙,在想要不要做点什么,比如上个幼小衔接班”。

    娃幼升小,家长都焦虑啥?记者梳理发现,不外乎“语数英还没学好”“太调皮坐不住”“其他孩子太厉害了”……

    小一老师的无奈

    “我成了全班孩子的‘全职保姆’”

    家长的担忧,小一老师也有感触。在宝安一公办小学任一年级班主任的小象(化名)把自己的工作形容为“五十几个孩子的全职保姆”,早7点上班,晚11点才到家,每天工作时间超12小时。开学第一个月,她的嗓子就没好过,这群刚从幼儿园升上来的孩子让她“头疼不已”。

    “大多数孩子没能在幼儿园养成比较好的行为习惯,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幼小教育之间断层明显。”据小象介绍,幼儿园二三十分钟一节课,而小学是四十分钟,很多孩子根本没办法做到完整听下来不溜号、不开小差的,专注力很差。有的学生坐不到十分钟,屁股就要离开椅子,或者半跪,或者用脚踩在椅子上支撑着身体。

    小象老师希望,学生在幼儿园阶段,要养成做作业的习惯;在家里,家长不要“全盘包办”。

    幼儿园的担心

    家长容易陷入六大误区

    深圳市南山区蓓蕾幼儿园园长满晶表示,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之间的衔接,儿童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是走向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但关于幼小衔接,很多家长容易陷入6大误区,以为幼小衔接是择校、是学好语数英、只需要衔接一个学期、要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完美小孩”、大了自然就会,不用着急、是老师的事。

    满晶指出,其实,幼儿园和小学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生活环境不同,幼儿园玩具多、自由选择游戏区间、共用厕所,但上小学后,书本变多了,要全班同学集中上课,厕所不在教室且分男厕女厕;教育方式发生变化,幼儿园大多是游戏互动的时间,上课时间最长30分钟,放学无作业,但小学以文化学习为主,上课时间为45分钟,有作业及考核;师生关系也发生变化,幼儿园老师的作用是“保育+教育”,游戏活动多,课间还悉心照顾,多称呼小名,而小学老师,以教授知识为主,多呼学名,课间时间学生自己安排。所以,孩子心理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幼儿园时期,孩子是受保护的,依赖心理强,老师耐心呵护;但上小学后,需要学会独立自主,需要结识新朋友,教师对其会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

    培训的火爆

    各大教育机构开衔接班 对接甚至同步小学教育

    记者走访发现,近期,学而思、新东方、卓越教育等多家教育机构的幼小衔接班报名工作也正在进行或即将开始。据介绍,这些机构将在暑假针对即将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幼儿园毕业生开设语数英等多门课程,对接甚至同步小学教育,暑期衔接班的费用在2000元左右,不愁生源。

    据学而思介绍,他们将在暑假开设幼小衔接班,教授英语和数学,其中数学“和小学一年级同步,是一个预科班”。据介绍,家长需要先报名测评,带领孩子选择指定考点进行笔试和面谈后,再确定孩子就读班次,具体班次分为提高班、尖子班等。

    记者联系另外一家教育机构———新东方深圳,对方介绍,机构在幼小衔接班开设英语和数学课程,其中英语上的是一年级内容。另外,卓越教育莲花北校区也介绍,该机构专门研发了幼升小语文教材,主要教“拼音和识字”。

    据介绍,这些课程每次教学时间在110到150分钟不等(内含一次休息时间),科目性地学习是这些幼小衔接班的主要目的,只有一家教育机构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在教授知识之外,也会对孩子的注意力等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进行引导。

    “幼升小”专家建议

    文化知识层面:

    识字300个 会10以内加减法 识26个字母

    高级教师、深圳小学学生发展中心负责人陆岚认为,幼儿园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和美德,如整洁的习惯、良好的交际习惯、自理能力、自我保护的能力等,以及诚实、宽容、感恩、礼貌等美德。

    陆岚建议家长们在学前学习不要太超前,并对语数英等学科准备给出了具体的建议:语文,基本掌握拼音的认读和拼写,达到300字以上的识字量;会背简单的儿歌诗词,能阅读拼音读物;重视阅读的重要作用,儿童智力的高低关键看阅读量。数学,会数数,会十以内的加减法;英语,认识26个英文字母及简单的单词,会简单对话。

    新生心理层面:

    让孩子带着期待和快乐的心情进入小学

    满晶表示,有幼小衔接困扰的家长,可以尝试下和孩子聊小学的“那些事”,如让孩子提前到即将入读的小学周围走走,提前让孩子了解小学生“角色”;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让孩子体验劳动所带来的快乐;培养孩子优秀的学习品质,如培养孩子的责任、任务意识,避免孩子今后形成“为家长学习”的错觉;适当地关注知识技能发展,不提倡“小学化”式的幼小衔接,不代表幼儿完全不需要学习知识技能。“做这些的目的,就是让孩子觉得,上小学是一件快乐、光荣、自豪的事情!”满晶说。

    学校引导层面:

    学校要做好小幼衔接

    “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幼小衔接?还是小幼衔接?”关于幼小衔接,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授熊贤君的观点发人深省。他表示,幼小衔接,是幼儿要调整自己适应小学的节奏,而小幼衔接更着重小一要为幼儿的适应做出改变,如教学游戏化、趣味化等。

    同时,家校也要做出改变,孩子们一定会更快适应小学生活。总而言之,家长要做好幼小衔接,学校要做好小幼衔接。

    家长引导层面:

    家长要破解小一新生的心理问题

    熊贤君教授表示,小一新生常见的问题主题是学习与生活、心理两方面的问题。学习与生活方面主要是注意力、听说能力、学习习惯、时间规则等方面的问题。相较于学习与生活问题,心理问题更要重视。他指出,小一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三方面的表现,即失落感、孤独感、压力感。失落感,背着书包,戴着红领巾,纪律上约束和学习上紧张,被关注度较少;孤独感,陌生的环境,被忽略、冷落,竞争性增强,新的同学关系没有建立;压力感,行为规范的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家长和老师要求的变化。

    面对孩子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如何破?熊贤君表示,孩子并没有你想像的那么坚强,他建议家长们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及时发现与调控,做到家校配合,并以身作则。

    采写:南都记者 陈荣梅 见习记者 贺如妍